BloggerAds廣告聯播

東關X 西關X…. 戲名太長太難記了,只記得這幾個字。

馬德鐘似乎攞脫不了奸角的命運,由他恢復潘家大少的身份後,他內心邪惡的因子開始萌芽。以前碍於在潘家的低微地位,他雖有勇有謀,但處處受制肘。現在他成為當家之主,基本上只要他想的,也沒有人敢來忤逆。

這集講到他為了要取得軍政府的融資計劃,但潘家剛渡過了難關,根本沒有資本取得政府的合同,所以他出計要與南實合資經營。為了逼使南實能互換股份,他偽造新聞,速使自己的弟弟與南實企業的千金成婚,把雙方變成姻親關係。為了逹成目的,他斷送了弟弟的一生幸福,他也催毁了自己好友和南實企業千金的感情。

由馬德鐘飾演的潘家大少爺,以保護潘家名聲和產業為由,他所做的一切,彷彿都是理所當然,但在局外人的眼中,這已經了違背良心做事的舉動了。

但我相信,當有一天我成為他,身上背負了整個家族時,我或許都會作出同樣的決定,甚至乎,我連自己的婚姻也是成為一種武器。

在當時封建末時代,盲婚啞嫁其實是很平常的一件事,不像現在,自己的另一半是自己找來的。

但有點不變的,門當戶對的觀念,仍然存在這個社會上,不論任何國家,任何人種,都會有階級觀念。他們會為了促成企業的發展,甚至政治因素而結成連理。

百多年來,這都好像不斷重複發生著。或許年青時會希望一身的幸福是自己爭取的。但當老了,成為兒女的父母後,他們就不期然的,把上一代的觀念套用到自己的兒女身上。

所以,馬德鐘的奸,在目前的剧情來說,還是我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CKlatt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喜歡一首歌只有兩個原因:

一是他或她的唱腔太過動聽,讓我一聽難忘。一是歌手所演譯的情感能打進我的內心。

而他,從一個不會唱歌的人,卻慢慢的讓我欣賞。他的技巧不是最好,也不成熟,但每個音符都帶滿了他的情感在內。

2001 《我真的真的很愛你》

汗... 他的桑音幾乎讓我整個人凍僵,當時他紀理人,不怕他的帥氣形象會因為歌喉而被毁嗎?
當時我就想,他一定紅不了多久,所以經理人才會在最賺錢的時期,把沒有料子的他推出台面。

http://hk.youtube.com/watch?v=x1qR-XmtC1Q


 

 

2004 《一公尺》

所謂三年磨一劍,就是這個意思吧。
這首歌林嘉宥唱得比他好,他在高音時有援不過氣來的感覺,不能把高音的幅歌發音到高位。
但他所注入的悲傷情緒,確實有力的抓緊我的心弦。

http://hk.youtube.com/watch?v=9VTjZldoa9c

 

2008 《一半》

這首歌真的只有一半啊,只在偶像劇的片尾曲,只播到一半便停住了。
當時聽的時,還不知道是他唱的,看了字幕,打上言承旭還有曹格的名字。
螢幕跳得太快,還以為是曹格唱的,R&B 的風格,還有曹格喜歡在某些字上玩轉音。
但聽久了,又不覺是曹格的聲音。原來,是言唱的,真的很suprise 啊!他竟然能唱出R&B 的韻味呢..

http://hk.youtube.com/watch?v=rvSG9p5m9eU

 


CKlatt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是一個很容易沉迷的人,會沉迷卡通片電玩,迷過漫畫小說,迷上過排球羽毛球,我也曾經因為看了某部電視電影,甚至為了一首歌而迷上了一個螢幕上的人。

但這種迷戀,往往會因為它們被時間淘汰後,而開始淡忘;或者是因為看了某些報導,或者專訪,而開始對這些迷戀產生側疑。尤其是當他們逐漸變得不再帥氣時,便開始更留意他們的內在,繼而發現,他們所有一言一行都只為了建立公眾形象,他們實在的性格,不見得真的讓人欣賞,我討厭假的事物,因此也開始討厭他們的假。

因一部流星花園,讓我開始在課餘時瘋狂搜索有關他的一切。當初,確實因為他俊帥的男子氣慨,和他對另一半的深情而打動。當每一人都認為他高傲耍大牌時,我就看到他的認真,看到他對朋友和善的一面,也從訪談中,感受到他對家的責任感,對媽媽的愛護。

尤記得他2003 在中國出席活動時的一番話,讓我感受到他的真實。他對著鏡頭前說:「我不敢說我是個孝順的人,但我會盡好身為子女應盡的本份。」

在他拍錄魔幻廚房的製作特輯,他眼眶漸紅,訴說他媽每次為他回家而準備的豐盛飯菜時,他哽咽著,他呼吸漸速的把當時情境描述。

他的坦言,他的誠實,我真的感受得到。

但當時那刻的感動,像流星一樣,短暫燦爛即逝,他在螢幕上的暴光率減少,對他的迷,也開始不再。

直到近一年,有親朋在這一圈開始從事幕後工作,而編編又是遇上了一個這麼遠又這麼近的人。

對他的動向,變得留意了。

慢慢的發覺,他的真,有點過於夢幻,是他刻意營造出來的嗎?但每個親身跟他接觸過的熱情旭迷,都能把他孩子氣,真誠的一面記錄下來。就連曾經跟他共事的朋友,都會不經意的為他叫屈。

原來,工作認真,喜歡每事問的人,真的會讓人受不了。做明星,不就是上鏡漂亮俊帥就可以嗎?為甚麼跟他工作時,都像被考勤一樣,他做的事前工夫往往會危及朋友的專業。但他對人的禮貌,對工作的熱誠,,對熟人不經意露出的討喜笑容,很自然的對助手施以求救眼神,又會讓人不能對他生氣。


CKlatt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25 Sat 2008 23:12
  • 無奈

一個人的性格,真可以在短時間內改變嗎?

我相信可以,但只是巨變發生後領略的醒悟。

大家可能因為某一首歌觸動,或某一套戲而感動,但剎那的震撼只會衝擊人性,在短暫之內。

朋友的突變,改變了我對他故有的印象,但卻不能讓我感到潛在內心的轉變。或者應該說,他表現性格的手法變了,但心層性格還是沒有讓我覺得他有所不同。

你能期望一個根本就不熱情的人,變得熱情如火嗎?

他彷彿在告訴我,他是為了表現自己的決定和改變是對的,所以總是假裝積極,假裝滿足現在,然後追求更好,甚至假裝對父母的怨已經釋懷。

但天知道,滿口的不在乎,才是這刻自己最在乎的。

但,每個人在每個過程中都有說不出的無奈。

他無奈,無奈於自己的感染的不夠。

我無奈,無奈於無法出說心口中的不對勁。


CKlatt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被欣賞的人物反應所嚮往的性格。

會特別欣賞某些事,某些人,往往是因為他們身上有一些特質是自己所沒有,卻又渴望得到的。

喜歡仙道,被他那漫不經心的樣子所吸引,喜歡他隨性而不強求的性格,他會努力,但不會執拗於結果。看似散漫,但同時間認真的看待對手和追求精準的球技。在他隨和的性格裡,有著不努而威與統領天下的氣魄。

流川楓,很多人把他說成是天才球員,但作者並不這樣認為吧!他只是起步比其他早,對籃球的執著也比同年齡的人來得重,加上日夜的苦幹練習,才會造就出這位全方位實幹型的所謂天才球員。

曾經有一幕,他並傷至頭破血流,血把他的眼眸都淹了,快要睜不開眼來,當大家要他退下場時。他說:「這種球,我閉上眼睛也能投進,我,練過,千萬次了。」

所以這位MVP 在自白時他讓大家知道,他的成功不是白白得來。就算有天份,沒有流過汗水,也沒有可能成功的一天。

不管成功是否與努力成對等,但相信要有成功的話,努力是必需要的。所以為自己堅持的信念,一直努力走下去吧。


CKlatt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15 Mon 2008 00:48
  • 閱讀

已經多久了?

沒有像現在這般,捧著書,認認真真的埋頭狂K?

自大專畢業後,除了工具書和進修必讀的課本外,幾乎沒有像以往學生時代那樣,書不離身的情況出現。

有賴於資訊科的發達,要解決一些學術性的問題?電子百料全書幫到你,大學也把所有資料上載到自己的資訊網站上。要找娛樂性的?書商推出電子書,網民也百無聊頼的把書碼字上載,只要你上網google 一下,就會找到你想要的。

但可能是因為網絡的方便,至使我失去了閱讀的樂趣吧!沒有了逐頁翻書的實在感,也沒有了追看的動力。因為在網頁文字內按搜尋,便會把眼球帶到你想看的地方。這一種科技的發達,方便之餘,也加快了辦事的效率;然而,對於急進的我來說,慢慢便習慣和依賴這一種速度,就很難適應人手搜尋的慢拍子,所以當見到很長編的東西時,都很自然的跳過。

直到前一陣子,我才拾回有書在手的真實感覺。雖然還未看完,但卻讓我有追看下去的衝勁。

 

「關於閱讀,有個人覺得自己山窮水盡了,不知為什麼跑去聽了一堂課。快結束前老師開了一張有上百本書的書單,並且鼓勵大家去閱讀。
『不用擔心這些書讀不完,我甚至希望你們一輩子都有這種心情。這種心情你覺得不管發生了什麼事,人生永遠有一些喜歡的事情你還沒做完。』
他聽了老師的話開始閱讀。本來那個人想去自殺。他發現這樣做以後,真的有越來越喜歡的書讀不完。後來他就不再想起那個念頭了。」

——序..侯文詠《危險心靈》2003


CKlatt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有如一場騙局~直到最後我們都發現~原來我們覺得最重要的都會變的不重要了.....

life usually goes in this way;

to you ,the once most important thing;

will finally become nothing to treasure what you have is actually the beginning to won everything

當一切所謂重要的,都變成不重要了,
那,在人生當中,還有甚麼是值得珍惜的?

或者, 珍惜才是擁有一切的開始.............

關欣對蘇怡華這樣說:
「如果你要幸福,你要堅定的伸出手,去做你想做的事,去愛你身邊最愛你的人,不要等,因為幸福從來沒有離開過,只是你有沒有看見。」

妻子提出離婚時,邱慶成的回應:
“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和自己最不堪的那部分相处,因为生命不可以重来,我们为什么不给自己多一次机会呢?”

邱算是為自己所做過的錯事要道歉嗎?還是這只是他逃避責任的借口?
不管怎樣鐵齒,每個人都有過後悔的經驗,但只要不放棄就好。
重來的一步,往往需要加倍的勇氣和毅力。


CKlatt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喜歡拿籃球火跟漫畫灌籃做比較,很多人也喜歡把劇中的東方翔和元大鷹跟櫻木和流川楓做比較。

可能劇本和人物的設計都以灌籃為籃本,才會使很多地方跟漫畫雷同吧。而且,一本十多年前的作品,在發巿後就掀起了一股籃球熱,那份熱情至今仍使人記憶猶新,所以當每次有籃球戲時,免不了會與始祖的做一個比較。

這好比8 年前臺灣的流星花園,現今每一出的偶像劇都會拿它出來做新聞,做比較,比主角外貌,比主角背景,比劇情,比拍攝陣容,比後臺,比收視,比演員所得收入,再比各演員演技。只要能為該劇做新聞的,一律不放過。

但故事可以雷同,人物可以相似,但有點是不能被取替的。故事的主人翁,絕對會因為演員的演譯手法的不同而在觀眾面前呈現不同的神緒和觀感。

就以元大鷹為例,線民都說他似櫻木,就連我也在他身上見到紅發monkey 的影子。但有人覺得他沒有櫻木的白目,表現得很可愛,也有人認為他跳不出當綜藝節目主持人的身份和表現方法,也太著迷把櫻木這個漫畫人物立體化,太刻意的製造笑點,反而讓人覺得哭笑不得。

然而,這些看法都很想主觀的,就看你站在那個角度去看待演員們,也要看你對灌籃這部漫畫瞭解有多深。

東方翔與流川相似嗎?

有灌籃迷把這個等號刪去了。

東方翔的籃球技術可以跟流川看齊,同樣以MVP 身份登場。但灌籃迷卻能把流川的自我中心和東方翔的傲然態度加以分隔。流川有的性格,東方翔也有,但東方翔有的性格,又不能在流川身上體現。

前者的眼中只有一顆球,所有的策畫和合群畫面都只為個人籃球修為和進球而作準備,他沒有朋友,眼中也沒有朋友,他築起了一道高高的圍牆,活在自己的城堡中。

後者的傲,多了份人情味,多了份對別人的體貼,也多了份為球賽而自我犠牲的精神。

其實,東方翔跟流川真的不相似嗎?

或者可以說… 要不要怪漫畫作者對灌籃封筆太早?因為漫畫中,每個球員都可以獨當一面,但作者就只是一筆帶過,埋下伏筆後,讓漫畫迷自行幻想設定。漫畫中配角的著筆如此,就連主角們也是一樣。

他對灌籃的封筆,算是剝奪漫畫中主角們申訴平反的機會和成長的空間吧!若漫畫延續下去,自我中心觀念很重的流川,會不會有朝一日會擁有東方翔的性格特質?

若果灌籃出2 的話,流川會像東方翔… 我想我會把欣賞仙道的情懷轉到流川身上吧!


CKlatt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集偶像劇的內容,不應該放在這個版面吧!但它就是能夠讓我感觸,讓我反思。

純真的本性,隨歲月的漸長,逐漸迷失在爾虞我詐的名利俗世裡。為達目的,可以犠牲一切,朋友,親人,甚至自己。

或許,當得到自己想要,當站在頂峰時,回望,才發現,自己走過的不是一條康莊大道,自己留下的足印,竟然是不可磨減的污黑。

想要把它把抹掉,想要填補自己踐踏而造成的孔洞,要花上的心力和時間,竟是一輩子也不夠。

小紅和小綠的故事,把它套用在東方翔和湛洁兒的故事裡,縱使洁兒與東方翔的背景懸殊,但在東方翔心中,她卻是東方翔願意花上一輩時間的人。

小紅和小綠的故事,雖然是民間的兒童故事,但其中的寓意卻是成年人最需要領悟的一部。

http://hk.myblog.yahoo.com/jw!pTXv4f6FGxpIQfiPx90-/article?mid=149
《小紅與小綠》——王漢倬,1974,
張羽良的概述與感言


CKlatt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紅與小綠》——王漢倬,1974

張羽良的概述與感言

九歲的小紅是長白山上一個採蔘人家的女兒,她沒有兄弟姐妹也沒有玩伴,因為在山裡,每戶人家都離的好遠。有一天小紅在森林裡遇到了一位穿綠衣服的小男孩,就是小綠。由於年紀相仿,他們很快就成了好朋友,小紅每天都到森林裡找小綠玩,現在小紅不再覺得孤單了。

之後,小紅的爸爸媽媽就常聽到小紅談論小綠。漸漸地,小紅的家人開始擔心,他們四處打聽,但附近的人家,並沒有和小綠年紀相仿的孩子。小紅的爸媽覺得事有蹊蹺,於是開始懷疑小綠是千年人參變的,當地人相信,千年人蔘不會固定在一處,會跑來跑去換地方。

為了知道千年人蔘的正確地點,小紅的爸爸要求小紅偷偷地在小綠的衣角綁上一條線。小紅起先不想背叛小綠說什麼也不肯,但後來拗不過爸媽的一再拜託,小紅終於還是把線偷偷別在小綠衣領上。

從此,小綠再也沒有出現了。小紅家因為賣了千年人蔘而富有起來,可是小紅一點也不開心,她覺得是自己背叛了小綠,背叛了一個善良又信任自己的朋友。她非常思念小綠,她把從前小綠給她的人蔘果種在兩人相遇的地方,天天為它澆水。

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那棵樹苗,已長成了小樹,而小紅也由小女孩變成了一位老婆婆。她始終相信,這棵樹就是小綠的化身。她希望有一天,當她醒來時,會聽見小綠在森林裡唱著:「一盆炭,兩盆火,太陽出來曬曬我......」希望當這天真正來臨時,小紅能有機會跟小綠說對不起。

看完了故事,不知道在您心中的某個部份,是否也會隱隱然有些作痛?這樣的故事給年紀尚小的小朋友看,對於他們純真的心靈而言,的確是有著難以承受之重!不論是牽掛與不安或是遺憾和心慌,不忍與不願傷害別人,本就屬於每個人心靈深處純真本質的一部份,它有個名字叫良知。

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年紀的增長,世俗名利的染缸逐漸讓許多人遺忘或失去了這份珍貴的本質,取而代之的是為達目的而不惜行險僥倖、甚至傷害他人,視純真為愚昧可笑的代名詞,讓良知被麻木不仁所掩埋!

小紅用盡了一輩子的光陰為小時候所犯下的錯誤,等待一個說聲對不起的機會,不管這個機會會不會真的到來?她內心的良知還是依然閃閃發亮。

曾聽聞一段佛法,大概是這麼說的,一個人可以改變自身的命運只有兩個方法,一個是走上修煉的路,另一個是不斷的做壞事。人生難免犯錯,那犯錯之後能有悔意、良知猶存者,天理會給他適度的懲罰,讓他有機會贖過;但若毫無悔意且一錯再錯者,老天爺反而不給他任何現世的懲罰了,因為他已經無可救藥,雖然這樣的人看來好像壞事幹盡、惡事做絕卻過得好好的,但當他命終一刻,就是神形全滅、永遠在地獄受苦之時。

人生的果報是公平的,為享數十年的利益,付出永恆受苦的代價才是真正的愚昧!願小紅與小綠的故事,能讓我們在充滿利欲陷阱的人生路上不再迷失,讓我們內在的純真與良知永遠醒覺

 

──原載於新紀元週刊 http://mag.epochtimes.com


CKlatt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